11月17日下午,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多媒体教研室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专题研讨。

校党委书记汪诗怀,党委副书记刘际平,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皓出席会议,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张继文,质量管理与发展规划处处长李向东,教务处处长司国斌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兼职教师参加会议。集体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语慧主持。


集体备课会分为专题学习、集体研讨、教学展示和点评环节。专题学习环节,市委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丁法营给大家阐释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集体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就如何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展开交流讨论。教研室主任都玉玲作为主备教师,就“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章节进行教学展示。随后,与会领导和思政课教师就教学展示进行点评,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方案。

张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专业教师的视角对如何上好思政课提出了指导意见。
刘际平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将其融入思政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是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课程,思政课教师要讲全讲透“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以及“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重大原则、重大战略任务和根本保证,确保思政教育紧跟时事热点和学生关注焦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汪诗怀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全校上下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思政课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动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他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坚持深学细悟,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要先学深学,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全会精神;二要做到融会贯通,做好研究阐释工作,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将“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发展与安全”等核心理念融入相关思政课程;三要创新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多场景和多层次实践活动,将全会精神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打造思政“金课”;四要强化育人实效,充分发挥思政课理论教育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显著优势,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